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收-《雄起澳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明对所有品种都有种植,但种得最多的是黄玉米。

    它的生产期很短,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。富含矿物质、蛋白质、还能抗衰老,虽不如小麦那么全面,但单方面的营养价值,却远超小麦。

    人经常食用的话,有利于健康。

    并且工业上,也有较广的运用。

    再加上不挑地,单产量不低,所以大明,也大力推广。

    但大明的人口中,以华人、南洋土著、澳洲土著为主,习惯食用稻米。他们加起来的人口,占了大明总人口的78。

    因此单产量虽不高,但种植面积最广。

    而食用小麦的以欧洲移民为主,占总人口的7。种植面积第二,但总产量第一。

    至于玉米,食用的都是美洲移民。他们在大明人口比例中,连百分之一都不到。所以种植面积最总产量最少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秋收都是一件大事!

    特别是对于粮食一直依赖进口的大明,更是重中之重!

    因此在秋收开始后,大明的舆论焦点,迅速转移到秋收的事情上。

    上到总统,下到平民,都在关注这件事情。

    先有各个行政单位,取消正常的休假。留出空闲,帮着秋收。

    后有各个驻地部队,留下少数士兵值守。其它人,参与秋收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大肆报道和带动下,一些工厂的工人、学校的学生,也自动放弃休假,参与进来。

    无论是本土,还是海外离岛,都是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。

    此时中爪哇的三宝垄,也受到这股风潮影响。

    只见三宝垄的新市长马哈茂德,带着身边的护卫,来到三宝垄郊外的莫加拉村帮忙秋收。

    自从大明赶走荷兰势力,占领爪哇后。马哈茂德就因为赶走荷兰人有功,被提拔成了三宝垄的市长。

    虽然离开了原居住地巴达维亚,但好在留在了爪哇。

    并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土著,一跃而成了大明市长。

    这地位的变化,让他好久才适应过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