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时候,还是1796年,五月初头。 完成既定作战任务的第一6战师编队,也不停下进攻的步伐。便在****鹏的带领下,离开渤泥国境,深入兰芳。准备进入婆罗洲的腹地,在兰芳国的都-东万律,和第三6战师编队,成功会师。 而此时坤甸稍具规模的定居点,都已被大明攻克。但里面的人,都在明军到来之前,提前转移到东万律。这就好比二战时期的以空间换时间,兰芳国试图用土地,换取足够的抗战时间。 便见前往东万律的官道上,都是赶着牛车,载着行李。或偕老扶幼、挑着大担小担的兰芳人。那长长的人流,一眼都看不到头。 别看兰芳国的人口不多,但聚起来,也有将近二十万人。这里面,有八成是婆罗洲的归化土著。也是大明的政策,对华人的吸引力太大,使得本该以华人为主的兰芳国,都留不住华人。 毕竟大明国富民强,声威远播四海。国内又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制,相当多的展机遇。 这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的道路,是个人都懂! 华人们,便用自己的脚,做出自己的选择。 而大明,又不准兰芳拿出具体的措施,阻止人口外流。致使兰芳高层,好不容易从清国招揽的华人,都在待一段时间后,就投入了大明的怀抱。 完完全全的,给大明做了嫁衣。 无奈之下,兰芳高层,只能将注意打到了婆罗洲的土著身上。虽说和华人相比,土著们不仅语言不通,脑袋瓜子也笨了一点。相当一部分,还懒得出奇。 但他们有个好处! 那就是没华人那么轻而易举的,移居大明。因为根据去年出台的《国籍法》,土著们想移居大明,不但需要一定的居住年限,还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。 而以土著人笨笨的脑袋,没个三五年,是很难达到那个条件了。所以兰芳高层,开始大力捕捉深山的土著部落,招揽北边的渤泥百姓,以及买进除华人以外的土著人口。 反正都是用来挖矿的,也没想对他们多好。就天天皮鞭加大棍,没少毒·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