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余年的新生活(七)--白人移民-《雄起澳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以致到现在,欧洲各国,都还没研究出治病的法子。

    整个欧洲、北非、中·东,也都陷入了大恐慌之中。迫使各族群的人,向没有爆流感的东方和美洲大6迁移。

    由于大明,向来都是广招移民的。且大明的医疗水平,也常常为人称道。毕竟那各种各样的药片,就是从大明流传出去的。像感冒了,只要吃一片,睡一觉,第二天就全好了。

    弄得很多人都认为,这是大明生产的神药。因此从身价小命来看,最好的方法,就是移居大明。

    这促使大明的医药,成了抢手货。不仅国内的黑市上,被炒成了天价。国外,更是有钱都买不到。也是大明的生产力有限,而国内国外,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。面对如此大的供应缺口,短时间很难添补得上。

    另外在大流感的推波助澜下,人人自危。药片的功效,也被放大了百倍。无论是治什么的,都成了抢手货。

    为此,还生了多起医院药房被抢事件!

    于是大明不得不派出武装警察,日夜坚守药房,防止此类事件生。同时按家庭,每月定时分购药劵。只要拥有它,医生才能给病人开药片。否则,只能服用见效时间较长的中药。

    这下,才止住了疯狂的购药风潮。

    当然,这都是插曲。

    因漫长的海上航程,流感至今,都没传到大明国内。也是流感的潜伏期很短,海上的航程,少则半个月,多则半年。所以漂洋过海,活到大明的,基本都没被感染。

    就是事先有感染者上了船,最后都会使整艘船的人,全被感染。

    然后随波逐流,像鬼船一样,飘到世界各地。

    虽然感染者的尸体,仍具有极高的传染性。但十天半个月下来,这些潜藏在尸体中的流感病毒,也还是会随着养分的流失,而逐渐死去。所以除了某些特殊情况,一般是不会传染到大洋的彼岸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