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四章 王府(四)话剧-《雄起澳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也是大明的移民中,有近半成民众,就是来自这些国家。虽然在这个时代,还没有什么民族意识。但是语言、风俗习惯的差异,还是让这些移民,本能的感到与大明存在的距离。

    当前的同化难度,就体现在这个地方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具有强烈批判性、对比性的话剧,就可以时时提醒生活在大明境内的他们。曾经的母国,是多么黑暗。大明,又是多么先进。因此要有感恩之心,积极的融入大明。

    因这种影响,是潜移默化的。所以相比言传身教的传播方式而言。这种艺术上的宣传手段,更容易被民众们接受。

    具有代表性的,就是大明对原始印度教的鞭笞。

    随着印度的本地势力,大多投入大明的怀抱后。更多有关大明的积极传言,就进一步在印度的地界传开。很多生活不下去的贫民,就想方设法,前往大明。

    以致短时间内,大明的印度裔移民,就进入了增长的高峰期。为了抵消大明个别省份,出现越南群体一家独大的局面。大明对这些移民的到来,也没有特别限制。

    基本上,只要勤劳能干,就都能获得大明的居留权。然后就在安北、安东、北美海外领等这些生存条件恶劣,又极为偏远的省份,帮助大明开垦荒地。不仅抵消了当地越南群体的影响力,也帮助大明,更好消化这些地盘。

    印度教的势力,也由此在大明扩张。

    不过为了控制宗教,大明的印度教,是改良过的。虽然依然保留了四大等级的宗教观念,但在法律层面,是不予承认。

    可是在印度移民们心里,旧印度教的观念,到底根深蒂固。即使为了加入大明,刻意皈依新印度教。也不过是面上应承,心下如故。

    因此为了便于新印度教的传播,旧印度教,就成了大明强力鞭笞的对象。这也是为了日后彻底掌控印度时,更好的控制那些受宗教洗脑的印度百姓。

    之后就是英国、法国、神圣罗马帝国等欧洲国家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,这些国家的底层民众,都生活得很艰辛。就算工业革命展开的英国,也不例外。大明就用话剧,表现工厂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。

    基本上,只要是西方的工厂主,就是人性极其败坏的。像什么不管工人死活、酬金低廉、肆意加班、工人过劳死等现象,都司空见惯。大明通过话剧表现出来,可以引起这些国家的移民,对母国的深深痛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