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三章此是何地-《神魔诡道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且这峄山素与泰山齐名,不过因为传颂不多,渐失了名声而已。又道泰山神仙多,峄山奇石多,故而峄山就颇显险峻,故多惊峰,虽不高,却令人胆战心惊,道路曲折之外,大石突兀着,耸立于峭壁边隙,恰如天外飞来一般,增添了怪异与奇绝也。峄山就在城东南角,与这西南角的群山遥相对应。

    这群山中也有传说,乃是伏羲庙,又称羲皇庙、爷娘庙、人祖庙、伏羲女娲庙。是众多羲皇庙中最著名、最恢宏、最有特色的,是最大的祭祀伏羲的古建筑群,后被人为破坏,宏大的建筑遭到毁灭,后经修缮才渐显气势,被列入“非遗”,为省重点保护单位。

    城区内,就有几座小山呢,包括何旭酷时常去的那个公园——铁山,以及后临的岗山,也是大有名气的。

    摩崖石刻,位于铁山公园铁山之阳的一块斜坡为45度的巨大花岗岩石坪上,朝阳露天。根据刻石的内容可分为经文、石颂、颂文和题名四部分。经文,系摩崖刻经的主要部分。17行,现能够辨认的近8oo字,经文排列整齐,行距匀称,界格清晰,内容为佛教《大集经·穿菩提品》,字体以隶为主,篆楷意味浓厚,间有行草。北朝摩崖石刻是中国石刻展的第二个高潮,佐证了齐鲁地区乃至中国佛教史,并为研究中国书法展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,在中国书法艺术史占有重要地位。石质文物是一种缓慢消亡的文物,尤其是铁山岗山等摩崖石刻类的文物,受石材的自然风化影响严重,而且其自然风化过程是不可恢复的。而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,石材的风化有明显加的趋势,致使石刻文物岌岌可危。所以有关方面及有识之士,已在积极进行或者呼吁修复而能得到有效的保护,使之完好长久的保存下去。

    那岗山原不叫岗山的,是康山,后因其东北角有朱山,又经常年观察,觉这康山每年都在下沉,高度在减小,方才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名字的相克所致呢,故而改名为岗山,令人倍感惊奇的就是,自打改名之后,那岗山竟真的不见“削弱”,方能将此名一直这么叫下去。

    这一现象也叫人领略了五行学说的精髓与深奥,以及神奇的效果,而悠悠神往了。

    何旭酷虽然是这个城市的人,这个城市中却是有很多地方没去过的。

    这也是极正常的吧,诸如北京人未必就能将整个北京城逛个遍,每个角落都知道的一清二楚,那上海人也未必就能将整个上海摸的门清,大街小巷都转个遍吧。即便是明明想去的,本市的名胜古迹以及稍有名气的风景去,也或许因了一些生活的琐事,而没能瞧个仔细吧。

    何旭酷慢慢爬起来就站在了土堆上面,朝后一看,高高的斜坡上竟然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粪池,且还有几个人都戴着口罩忙碌着,原来,这个化粪池已是第二道工序了。难怪,这化粪池中不见那些像手纸之类的杂物了,确是在那个池中就处理掉的了。

    “哟呵,哪里来的黄鼠狼啊!你们瞧。”

    看到了本来就不显个子的何旭酷晃悠着走下土堆,其中一个妇人老远就叫起来,充满了顽笑。

    “嘻嘻,你家的黄鼠狼这么大啊,那不是一个人么,我说,怎么刚才看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从天上掉了下来,原来是个人啊。”

    又是一个妇人的轻笑声,在与刚才的那个妇人斗嘴呢。

    由于她们包裹的都比较严实,且还都捂着口罩,所以,何旭酷就看不到她们详细的面容了,但是声音还是能听的出来的,尽管离得并不是很近,那最先开口的妇人嗓音洪亮,随后的那妇人却是稍显尖细,还是能够听的出来的。

    她们竟然看到自己掉落这池中了?

    “嘿嘿,这一身的‘黄衣’,可不像极了黄鼠狼么,你们看那人身材瘦小,且还佝偻着,是吧?”

    又是那大嗓门响起,似乎在极力证明自己说的对呢。

    “格格.....”

    闻声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的妇人们齐声笑起来。

    “像......”

    嘿嘿,我是黄鼠狼,可爱的黄鼠狼!

    何旭酷想咧嘴笑一笑,却觉这唇角周围似乎紧绷着,甚是尴尬的自己撇撇唇角,无声的“嘿”起来。

    那粘液此时早已干了,将脸颊裹紧了,这稍微的用力,竟有碎片飞出,落在了胸前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