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8 鄂木斯克-《重生苏联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鄂木斯克是西西伯利亚地区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,仅次于新西伯利亚。此时的鄂木斯克是鄂木斯克州的府(废话),在秋明州还没成立的年代,秋明地区仍然受到鄂木斯克州管辖,而鄂毕河产油区的大部分地区也位于鄂木斯克州境内(其余位于新西伯利亚州境内)。

    作为鄂木斯克州党委排行第三的书记,乌斯季诺娃也顺便要从秋明到鄂木斯克一趟,所以又搭上了曼图洛夫的顺风车,往东而去。

    一座座工厂出现在曼图洛夫的眼前,厂房边高耸入云的烟囱排出阵阵的废气。这是工业展的标志,同时也是城市环境遭到破坏的标志。

    在这个时候,环境保护的概念并没有得到重视,污水和废气处理技术也不成熟,工业所产生的污染比较大,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比较大。

    鄂木斯克州的展模式和其他苏联城市一样,都比较集中展工业,就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,鄂木斯克逐渐展为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。

    在那里,一座又一座的工厂拔地而起,其中就包括了鄂木斯克奶酪加工厂、科西斯基厂(生产无线电台等电子设备),而那里原有的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(Оmckтpahcmaш)还有西伯利亚农业机械厂(cи63aboд)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一家编号为166的飞机制造厂也在鄂木斯克建了起来,生产包括图-2轰炸机在内的图波列夫系列作品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列宁格勒的174厂(也就是伏罗希洛夫工厂)却因为列宁格勒暂时未受战火波及的缘故,没有搬迁到鄂木斯克,这样,鄂木斯克就没有像历史上那样,成为一个坦克生产中心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鄂木斯克依然展成是一个重要的后方工业生产基地,为前线提供轰炸机和无线电台等战略物资,对这场卫国战争具有一定的贡献。

    然而,在工业化的同时,却引了不少问题。因为工业化的缘故,导致原本人口就不怎么多的鄂木斯克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,唯有以引进农村人口,或是引进外来人才的方式来补充人力资源。

    但人力资源一多,城市人口一涨,又会带来房屋供应紧张的问题。以当时的建筑技术来看,要在短时间内建成这么多住房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生的事情,所以很多苏联的工业城市都得实行“共用公寓”的政策,让几户人分享同一间公寓,把人塞进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