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大阴谋-《唐朝明月》
第(3/3)页
“大人,这些人既然不是下官刚才所说的为了荣誉而夺参加大典的机会,那又会是什么目的呢,大人,你想了这么久想出缘由了吗?”
县丞的一番询问把长安县令从思绪中拉回来,他刚才在思索时,县丞也在思索,但县丞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,于是他就把疑问推给了长安县令。
长安县令皱皱眉,喃喃道:“目的么,我想想···他们既然不为名不为利,那就是为了更大的仇恨,难道他们想针对朝廷的某些官员?或者说他们与某些官员有私人恩怨,或者谋划这次杀人的幕后凶手与某些官员有大恩怨?可是······”
他想了想,眉头越发紧蹙:“他们若想报仇,为何不去那些官员家里复仇,千方百计的去雅山干嘛,难道···他们要对付的是比较难对付的官,连家里都去不了,难道···他们想对付的是······”
“不好!快!快!快!”
县丞狐疑地问道:“大人,怎么了,你想到了什么可能性?”
长安县令面色已如土:“本官怀疑那些人想要对皇上不利!”
“啊?!”县丞也被吓一跳,脸色也逐渐难看起来。
长安县令面色渐渐苍白,想想若真如自己这般猜测,那自己将逃不过唐律的追究,刺杀皇上?那可是死罪啊,他虽未参与其中,但刺客以他所管辖的百姓身份出现在皇上面前,皇上追究起来,长安县令也难辞其咎。
真他娘的晦气啊,这种事情偏偏都发生在他所管辖的长安县,如果有几个出现在万年县,他也有个伴,也许两个县令间还能商量出对策,如今就他一人,找谁想办法去啊。
长安县令此刻只愿自己能赶上那些刺客动手前抵达山顶,只要能阻止这件事,不管那些人采取什么手段,他就有机会将功补过,或许……还会有所嘉奖呢,毕竟救的是皇上的命啊......
在长安县令既担心又满怀希望快马加鞭地赶赴雅山时,雅山所举行的封禅大典已接近尾声,已经到那些代表百姓提问题的时候。
李老大在等着这些百姓提出自己的苦衷,其他官员也在等,可等了半天,近一百五十人中却没有一人上前说话,这些代表百姓没有人意愿上去提自己身边的苦衷,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生活得都不错,对朝廷还算满意,之前大蝗灾时,是朝廷的接济才让这些底下百姓度过严冷的冬天,朝廷的好他们都记在心里,哪来的苦衷和要求呢,何况刚才皇上也说了,将减免税收,这么好还有啥要求啊。
见百姓们没有一个敢上前,等了半天礼部官员也沉不住气了,一个个都埋着头算怎么回事,皇上让你发话就大胆说,扭扭捏捏的拖拖拉拉的实在气人。
他偷偷往李老大那里瞅了一眼,见皇上面色不悦,吓得礼部官员赶紧再表明一下皇上的意思,然后他期待地望着下方,当人群中出现骚动时,礼部官员紧蹙的眉头终于松开了,总算有人懂得识实务,给了他面子,也给李老大一个台阶下。
他再次偷偷瞟向李老大那,发现皇上又恢复了刚才愉悦的神色,心头终于宽松,面向那十一个已站在人群前面的百姓,大声说道:“大家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朝廷解决的都尽管说出来,皇上会给予重视。”
李老大赞许地看着下方那十一个人,这些人都是勇敢的百姓,敢站出来向皇上提要求的人就不简单,不说这些人会提出什么要求,单单敢站出来这个勇气就值得嘉奖,李老大决定,对于这种黎民,要答应他们所提的要求,他并不信他还能被几个百姓所提要求问倒。
李老大之所以对这些人赞赏,当然并非因为这些人的勇气可嘉,主要是因为有人附和他的话,他既然放出话了,如果最终没有一个敢上前提出问题,那他这位大唐老大的面子往哪放?本来兴致勃勃地要给予你们一些好处,最终你们却没一个领情,这可是不给大唐老大面子啊。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