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多谋寡决-《三国之寒门天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决断,还是得由袁绍来做,这样一来,实际上在许昌的曹操就更近。

    袁绍没有张燕所率黑山贼骚扰,崛起之路平坦无阻,已经将公孙瓒逼入绝境,袁绍无疑是强大的,如果挟天子令诸侯的是袁绍,是不是袁绍就更加强大?

    郭嘉不这么想,天子带着百官,在洛阳是苟延残喘,但是如果到了诸侯那里,就成了强大的政治集团。

    帝党一派的士族会与拥立诸侯一派的士族产生激烈冲突。

    真要是迎了天子的袁绍,他掌控不了局面,就以现在袁绍将他三个儿子分别派去三个州的作为,郭嘉就认定了袁绍绝不是一个能够主宰大局的人物。

    三个儿子去三个州,是制衡吗?

    是隐患兄弟不服,祸起萧墙

    相反,曹操是出色的政治家,他能够从容把天子当做一面号令诸侯的大纛,又能压制住局面。

    历史上帝党一派士族在曹操眼皮底下玩过不少阴谋诡计,但都被曹操轻而易举地化解。

    郭嘉现在所认知的曹操,可以直接说曹操太虚伪了

    曹操一面不承认废了举孝廉,一面又唯才是举,数度下达求贤令。

    典型挂羊头卖狗肉。

    而若是让他将天子握于掌中,对外打着的是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的旗号,实际上却是给曹家自已打江山,这样的人,不虚伪吗?

    不过,他正是名副其实的枭雄

    对郭嘉而言,派人去给袁绍送信,是希望袁绍将天子迎去邺城,这样,既能限制袁绍,又能遏制曹操,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关键就是,袁绍怎么做

    袁绍在冀州邺城头疼呢。

    邺城州牧府中,袁绍坐在主位上,堂下文武齐至。

    送走了郭嘉送信的使者后,袁绍就下令文武来邺城议事。

    “你们说,郭嘉是什么意思?天子逃回洛阳,既然郭嘉得知,并且已经亲自前往洛阳,他为何派人来给我报信?为什么他不将天子迎去成都?”

    袁绍曾经想要拥立刘虞为帝,因为他觉得他能掌控刘虞,这样他就能站在政治制高点上打压异己,而后等荡平四海后,再行禅让,名正言顺让袁家君临天下。

    可现在,他捉摸不定刘协会不会被他掌控,尤其是刘虞是汉室宗亲,却不是帝王正统,刘协是先帝血脉,虽说是董卓废立扶植起来的天子,可天下人始终认为刘协是正统皇帝,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,袁绍面对刘虞可以从容不迫,面对刘协的话,骨子里的君臣之别,让他畏首畏尾。

    再加上袁绍想不通郭嘉为什么把这个机会送给他,是好意呢,还是包藏祸心呢?

    堂下谋士中一人出列,斯文谦和,颇具儒风,正是沮授。

    沮授不同其他举孝廉出身的士族,他是举茂才出仕,茂才,是一州之地每年一个名额,从等级上是比孝廉要高出很多。

    沮授胸怀大志,擅长谋略,早在投效袁绍时就给袁绍进献过一统河北的战略。

    其中就包括一统冀州,青州,并州,幽州,先后次序就是先拿下冀州,再攻伐青州,拿下并州后挥师北上幽州统一河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