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阴差阳错-《三国之寒门天下》
第(2/3)页
面对甘瑰这个疑问,郭烨沉默片刻后轻声道:“父亲说过,不论对事对人,若是不了解,没有体会过,就没有发言权。我和父亲不同,我觉得我必须在战场上切身感受一回。”
郭烨与郭嘉最大的不同,是出身,他从小锦衣玉食,在他懂事的时候无忧无虑,打仗对他而言还只限于兵书的理论知识,真正在战场上经历过,见证过,体会过,或许他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背后隐含的一切,而对他自身来讲,这也是一个淬炼成钢的过程。
烈日当空,祖厉县城近在眼前,孟达率军喝令全军止步,遥遥望去,祖厉城门紧闭,但城头又不见守军,如果是抵抗,只关上城门有什么用?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?但如果是抵抗的话,难道城头有埋伏的敌军吗?
关键的地方是这城中有多少兵马,孟达不知道,轻易攻城是不智之举。
“将军,要不俺去喊话让城里的人投降?”
典满跑到孟达身边,一脸兴奋,在他看来,有抵抗最好,这样才有仗打,真要是举城投降了,那就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了。
孟达同意了典满的请求,不管怎样,先看看效果。
人高马大的典满兴奋地跑到阵前,距离祖厉城约有三百步,刚提了口气想要喊,张大嘴巴却又愣住了。
他该喊些什么?
绞尽脑汁思来想去,典满眼睛一转,高声喊道:“城里的人听着,快快出城投降,否则后果自负!”
……
祖厉城中,县衙里已经炸开了锅。
不是普通县官在吵闹,而是韩遂手下八部将中五位!
成宜,马玩,杨秋,候选,李堪五人围着成公英七嘴八舌地吵闹起来。
“你看,你看,郭嘉的军队来了!”
“成公兄啊,你的计谋被郭嘉识破了啊!”
“我等如今该如何决断?是出城决战还是死守啊,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。”
……
成公英心里也有点儿慌。
这祖厉城里有两万兵马,是韩遂的主力部队,围攻金城在郭嘉率军前来后,成公英果断撤退,回到武威就直言面见韩遂,一语中的。
郭嘉肯定要直接吞并西北!
不管他是出自怎样的考量而做出这个判断,至少现在是印证了他的推测。
而韩遂的兵马肯定打不过郭嘉,正面战场是必败无疑,那只能出奇兵,用奇谋。
成公英建议韩遂在郭嘉没出兵之前就屯重兵在祖厉,而他料定郭嘉率军从金城出兵后会直捣武威城,只要韩遂能守住十天,那么祖厉的兵马做最后一搏杀去金城,迅速攻破空虚的金城后,他们只要做一件事,就能让郭嘉的兵马不攻自破。
烧粮!
抢,是抢不完,也运不走,只要烧掉郭嘉在金城的粮草,别说军队,就连老百姓恐怕都有饿死的危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