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零二章:窦家的谋划-《大唐第一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,谁知道他们门下有没有一两个出息的弟子什么的。

    如今的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的教书团,就是一个马蜂窝,谁捅谁就要倒霉。

    所以,窦师纶才说东山县的书院将来迟早要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,还是一个动之不得的心腹之患。

    现在人家书院已经开始快速的发展了,到现在仍旧在发展,其势头也是不可打断的。

    “我觉得,若是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,或者说是玄家,咱们不一定非要与之为敌,先前窦逵的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,过去了就过去了,而且窦逵的死因,咱们自家人心里清楚,至于尚烈的事儿,这事儿人家还是帮了忙的,孝果的事情,太子也给了个公道,用孝果自己的话来说,这事儿本来就是他不对,不过不对归不对,咱们窦家护短归护短,两码事儿。”窦衍说道。

    “大哥的意思是,与玄家交好?”窦师纶说道:“可是,玄家会愿意吗?”

    “为何不愿意?”窦衍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......要说原因,方才大哥说的,咱们窦家的小辈与玄世璟之间的......”

    “玄世璟帮着大理寺,查清楚了尚烈的事情,此事也算是帮了咱们窦家,若是借着这事儿,与玄家接触,玄家会拒绝与咱们窦家交好吗?”窦衍说道:“虽然现在玄家在朝中,在长安城中风头无两,但是终究是新兴的大家族,底蕴尚且单薄,咱们窦家呢?上溯几百年,底蕴深厚,主动与之示好,若是玄世璟再拒绝,那可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,要把他往客屋里请,他非要往驴屋子里拽。”窦衍说道:“至于之前的事情,都不算什么大事儿,双方也都能放的下不是吗?”

    窦师纶点点头:“这倒是,不过大哥打算怎么与玄家交好?”

    “不着急,明年夏天,明德书院不是还要招学生吗?咱们窦家也有那么一两个小子,也到了该入学的年纪了。”窦衍说道。

    窦家家族之中,十二三岁的子侄后辈,一般都是府上请了先生,或者是自家教导,等到了年纪大了,才会去国子监去读书,但是显然窦衍已经不打算这么做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