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七章:高季辅的善意-《大唐第一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也正是因此,所以高季辅对于这个庄子上的书院是充满了好奇,恰巧他又被牵连进了于志宁的事情之中,因此便向李承乾请愿,要到书院这边来,他也知道,于志宁不会一直在书院里待下去,他也不会,所以这一趟过来,也只是想要来花一些时间,花一些心思,来了解书院而已。

    作为吏部的侍郎,他肩膀上的任务,就是为大唐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地方去,若是文学院教导出来的学生,真的能够称得上是人才,对朝廷有用,有利于朝廷,那他支持文学院也无妨。

    所以说,高季辅这是因公来书院的,也是要来考察书院,若是书院真的入了高季辅的眼,那么,书院在朝中,无疑会再多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。

    最近这些日子,朝堂之中关于文学院的话题又被提起来了,所以高季辅才决定如此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

    “作为书院的先生,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越来越好,不追求最强,但求更强,十七人参加会试,进士及第十一人,这固然是个可喜的成绩,但是落榜的那六个人,也依旧让人担心啊。”玄世璟笑道。

    那六个人过了乡试,但是却是在会试之中失礼,那他们接下来的路会怎么去走呢?一旦从书院毕业之后,书院就不会再去管他们今后如何了,他们都是普通庄户出身的孩子,还会再等两年,而后卷土重来吗?

    这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吧,毕竟都只是临门一脚了,结果这一脚踢偏了。

    虽然一次失利,但是两年以后再试一次也是可以的,会试的考场之中,还有不少三四十岁的人呢,书院的学生这才多大?

    他们还有拼搏的机会,就是不知道他们家里能不能负担的起.......

    这年头读书也是个烧钱的事儿,因为第一批书院的学生享受了书院不少补贴,所以说,他们的家里还是供得起的。

    “虽然那六个人没有中进士,但是过了乡试,安排在府衙县衙之中做个小吏还是可以的,以后若是有了资历,有了成绩,也有升迁的机会,做官嘛,也并非就只有去考进士这么一条路,朝廷开科取士,两年一度,每两年就选出那么二三十个人来,对于整个大唐来说,这哪儿够,今年是个例外,进士及第的有四十多个。”高季辅说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