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:所谓的党朋-《大唐第一少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齐国公本身,狄仁杰可不相信陛下会觉得齐国公会造反。

    若是齐国公真的有那个心思的话,那当初他的机会并不是没有,可是他依旧选择忠实的拥护李承乾的地位,而且大唐从贞观年间发展到现在的永辉年,就从来没有给人觉得有造反的机会。

    整个大唐一片安定祥和,繁荣昌盛,哪儿有什么机会去造反呢?你想要造反,百姓会同意?百姓不同意,不认同你,造反等于找死。

    若说不造反,要夺权,看看这些年齐国公在庄子上做的事儿吧,哪一样像是要夺权?即便是手中有陛下给予的权利,事儿办完了之后,这权利就跟烫手山芋一样,被他给扔回去了,一点儿都不贪恋,说这样的人要造反,要夺权,简直天方夜谭。

    不过这么多天在牢房里,狄仁杰也不是什么都没想通,至少有一点,他想明白了,那就是李承乾想要削弱玄家这一点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陛下不会如此纵容破绽百出的来俊臣,陛下也是在利用来俊臣。

    随着经历过越来越多的事情,狄仁杰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了,心眼儿也越来越多,应对其朝堂的风起云涌也是越来越得心应手。

    这就是朝堂的套路啊,君臣之间的套路,强了,就压制你,弱了,就扶持你,帝王是要在臣子之间找平衡点的,只有将朝堂平衡好,帝王才会好做事。

    现在陛下认为玄家会打破平衡,不是现在,就是将来,所以干脆提早下手了。

    想通了这一点,狄仁杰心中的担心也就少了许多,但是还不知道陛下会做到什么程度。

    “听说这两天来俊臣大人也经常来看狄大人啊。”李厥说道。

    “的确是来的挺勤快的,说来也有趣,来大人还是来找臣给他解惑的呢。”狄仁杰笑道。

    “哦?解惑?”李厥抬起头来,好奇的看着狄仁杰。

    “是啊,来大人跟臣说,齐国公现在已经离开了长安,跑到黄河边儿上种树去了,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,所以就来找臣,想要询问一二。”狄仁杰说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