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三章 喷涌而出之美-《权道同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王亦选笑着点头,又饶有兴趣地翻看下去,发现有不少回复的水平都挺高,很多人又在这些回复后点赞和再评论,一派欣欣向荣气象。

    因为唐卡的手机浏览器设置是实时刷新的,所以就在这一会儿,又有不少即时回复的提交出来,其中有一个“马放青山”的回复很是亮眼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琅琊榜里,最令人念念不忘的,莫过于江左梅郎和霓凰郡主之情,若即若离,既近又远,得而不可。静静想想,这种缠绵之情,正如白居易的那首《感情》。

    中庭晒服玩,忽见故乡履。

    昔赠我者谁?东邻婵娟子。

    因思赠时语,特用结终始。

    永愿如履綦,双行复双止。

    自吾谪江郡,漂荡三千里。

    为感长情人,提携同到此。

    今朝一惆怅,反覆看未已。

    人只履犹双,何曾得相似?

    可嗟复可惜,锦表绣为里。

    况经梅雨来,色暗花草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王亦选看到这儿,已然流露出不少感叹这来:“看看,咱们西京论坛上,还真是藏龙卧虎啊!这个回复是专门写梅长苏和霓凰郡主的,就抓住这一点发表感触,引用这首白居易的《感情》,却是极好。现代所说的‘感情’,有人认为,就是从白居易的这首诗而来。实际上,这里的‘感’是动词,‘情’是名字。所谓的‘感情’,其实是对‘情’有感而发,正好应了这个回复之人所说。前后这么一照应,还真是大家!别看说的只是最简单的儿女之情,却也是最让人欲罢不能的。好好好!真是好!”

    他看到这儿,也笑了。

    别说,王亦选说得还真是,这个回复也是独具匠心,甚至与路晴的评论回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正如王亦选所说,这其中暗含的照应之意,如果文学功底浅一点儿的,还真看不出来。

    马放青山,马放青山,他的嘴里轻轻叨咕着,到了后来,不由得一愣。

    这不是“骆青”么?

    天!这位黑道公主什么时候也具有这么深厚的文学功底了?

    “看看!看看!”王亦选这时用手指点住这篇评论回复的“点赞”处,不吝溢美之辞,“刚刚评论出来才一分钟不到,点赞数已经达到30多了。这说明什么,说明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就盯着你这篇帖子看呢?看完了帖子,觉得不过瘾,所以又盯着比较好的评论回复看!这可是绝佳的场景啊!赶快,让何功达他们在后台,把这篇评论回复设为‘精华’……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