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杀人诛心之论-《晚唐逆流》
第(2/3)页
未成想,发饷当日,却发生了一点意外。忽然有大批邓州百姓聚集在军营之外,呼天抢地,要官军还回自己的血汗钱。
这样奇怪的诉求,让张寻有些摸不着头脑。我从巢贼手中缴获来的银子,怎么就成了你们的血汗钱了呢?不过他知道,这定是有人在背后指使。所以他告诫全军对这些百姓保持克制,并暂停发饷。
就在张寻疑惑之际,一伙由邓州各界代表组成的乡绅名流团,适时的出现在了军营外,要求见新任刺史。
看来马上就能知道“醉翁之意”了,张寻立即接见了这些乡绅。
经过一番自我介绍,原来这些人只有少部分是真正的乡绅,大部分人,都是邓州当地的商人。有米行老板、牲口贩子、铁器行掌柜、布匹行老板……但其中最多的,还是盐贩子。为首的一个盐商叫做郑袭,年纪不大,大概只有三十出头。但是从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,这个其余人口中的“郑郎”,就是邓州的商界领袖。
寒暄过后,张寻也不想兜圈子,直接问道:“不知诸位今天找我有什么事?如果没什么要紧事,我还有些军务需要处理。”
此言一出,商人们急了,纷纷给郑袭使眼色。郑袭缓缓从袖中掏出一叠文书,呈了上来。张寻定睛一看,不由皱起眉头。原来,全都是借据。
这些借据,厚厚一叠,足有二三百张。张寻一张一张翻看下去,发现借款人全都是朱温,并盖有邓州刺史的大印。借款数额,从几百两到几万两不等。约定还款期都是一年。
张寻心里咒骂了朱温一百遍,这个下三滥,明明抢钱还立借据,真是做婊子还立牌坊!他似乎忘了,自己当初在叶县强征牲口的时候,也用过一样的手段。
虽然明知道朱温不可能认账,张寻却不能直说。他笑着说:“恕本府愚钝,实在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给我看这个。这上面白纸黑字写明了借款人是朱温,你们若是想讨钱,应该去找朱三,找我做什么?”
此言一出,商人们立马炸了锅。乱哄哄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道理。郑袭咳嗽了一声,顿时鸦雀无声。
郑袭向张寻施了一礼,说道:“府君此言差矣。钱虽然是朱温借走的,但却是以邓州刺史的名义借的官债。而且,现在这些钱也不在朱温那,而是在您的手上。我们邓州百姓的血汗钱,又回到了邓州父母官的手上。可见这是天意,合该物归原主。明府身为一州之主,百姓的父母官,想必定然会大公无私,把钱还给我们吧?”
张寻明白了,这就是鹿晏弘的计策。他鼓动这些商人联合起来讨钱。如果张寻把钱给了商人。就没钱发饷。到时他在忠武军中就成了言而无信之人。无论声望还是人望,都将遭受重创。而他要是不把钱给商人,那就将得罪整个邓州商界。到时他这个刺史,恐怕也坐不稳了。离开商人阶层的支持,他在邓州的任何行动都将步履维艰。
这一招还是很高明的,张寻真没想到鹿晏弘还能有这个脑子。他心生感慨,看来凡是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,都是时代的佼佼者,值得被后世铭记。
钱就这么多,而且大部分还让张寻“私吞”运回向城了。既然左右都要得罪一方,张寻还是倾向于维护自己在军中的威望。他想赖账了。
“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,你们的债主是朱温。此人与我尚有家仇国恨,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,怎么可能反过来替他还债?这事于情于理都说不通!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