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 能否再相见-《随身带着洞天仙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也没有辉煌的金壁,或许过去有,但后来都被破坏了,亮点是雕花镂空屏风与石窗。皇帝居所内景。里面已经空空荡荡,什么皇家物品都没有了,只有这道搬不走的美丽的大理石屏风还静静地立在这。

    无言地诉说当年这里的华贵与后面的落魄与凄凉。想起龙国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名词: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,这个意境用在眼前挺适合。这座大理石神龛很漂亮,下面的斜面石阶上有很多树叶形的凹槽,像用来摆烛火的。

    皇家私人大厅红堡内最漂亮最值得细细观赏的一座建筑。是皇家成员与最尊贵的客人才能进入的殿堂。外观与彩宫相仿,但内部装饰是彩宫远不及的。私人大厅内景,充满华丽的皇家气派,用句当下时髦的流行语:亮瞎眼。

    大厅里伫立着众多白色的大理石柱,上面布满美丽的雕饰与彩色宝石镶嵌画。顶篷也被精细地装饰成无数漂亮的花格。大厅内最惹眼的就是这些精美的白色大理石柱。在这么大的石柱上雕刻出如此美丽的图案,实为当年众多精工巧匠花费了相当功夫的巨制。

    石柱的下方有大幅的方形宝石镶嵌画。雪落为这些美丽的艺术作品而惊叹不已。这些宝石镶嵌画。线条简洁有力,立体感很强。仔细看,上面的那些彩色部分,都是用各种色彩的天然宝石雕刻成形后镶嵌进去的。

    因此,色彩不但真实鲜明,且永不褪色,留存时间很长。这种宝石镶嵌画在印度北方的王宫里很多,说明当时很流行,是建筑装潢的上等制品,极为珍贵。石柱的上方布满贴金石雕画。

    肯定是因为黄金比宝石更入坏人的眼,加上掘取方便的因素,今天看到的这些石雕画大部分被人为损毁了,只留下“哭泣的印痕”。残存的贴金石雕画。表面的残存的金箔仍然顽强地闪烁着华贵的光芒。

    石柱上方的拼花拱梁,亦是非常精美,昔日附在上面的雕刻画仍依稀可辨。珍珠清真寺与皇家浴池位于皇家私人宫殿北侧。也是两座白色建筑。内部不开放参观。珍珠清真寺是由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与1662年修建。

    并仅供他个人使用。珍珠清真寺顶部的两个小穹顶及数个迷你宣礼塔。这几个圆形穹顶的外面原来包有青铜饰物,后被英军盗走变卖。德里红堡红堡珍珠清真寺顶上的一丛塔尖,如数个红缨枪头指向苍穹。

    配上空中翱翔的雄鹰,颇显几分气势。扎法殿及附近区域在珍珠清真寺的北面,有一个很大的园区。园区中央有一个水池,池子中央有个红色小宫殿,名曰扎法殿。在水池南北两面小园区的顶端。

    各有一座白色大理石廊亭。南面的叫沙旺台,北面的叫巴东台。在水池园区的西面、即红堡北面大部分园区,没有开放参观,由南至北坐落着一串四座格局相同面积相同的三层西式楼房,过去是英军营房,现在是印军营房。

    德水池及坐落其上的扎法殿,曾是凭栏小憩欣赏池中小景的好地方。水池正在修整,三位印度男女手持木夯在砸平地面。他们见雪落和柳静姝过来参观,停下手里的活冲雪落和柳静姝露出善意的微笑。

    巴东台位于水池北面。一座白色大理石亭台式建筑。廊柱与一侧封闭的墙面上有漂亮的石雕装饰。沙旺台位于水池南面。也是座白色大理石亭廊式建筑,与北面的巴东台模样相同,隔水池等距离相对。

    从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沙旺台的建筑装饰。雕花大理石柱;背墙底部是宝石镶嵌画;上部的贴金石雕画,全部被盗走。沙旺台的大理石柱。柱头上面的雕花精美如玉。

    园内西北半区不对外开放参观,目前是印军的兵营。在这里有一排四栋长得一模一样的欧式楼房,是当年英军营房,现在被印军继承使用。至此,红堡内能参观的建筑全部看到了。夜晚红堡有声光幻影秀,用英语和印度语向游客讲述莫卧儿王朝历史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