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独特性-《星球进化系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凝聚纯无有两个点:

    一个是对空性本质的客观察觉,一个是对“我”的领悟。

    两点综合,即可在空性的平台上建立纯无体。

    否则任何一点单独了解,都没有意义,虚度光阴。

    其实在你们文明历史中,很多人察觉了空性本质,但最终却为白骨或为灵场生命。

    因为其独特性不足以支持领悟到“我”,从而建立纯无体。

    独特性可以培养,消除心灵漏洞。

    这也是总玄宇宙世界纯无体稀少之原因。

    问:对“我”的领悟是指什么?

    答:查看私信,根据议程,已经向你简单描述和定义。

    什么是“我”,以及什么是个体“独特性”。

    问:我想问一下,如果不是持续的凝聚纯无,那所需的最低时间是多少呢?

    是否这样比  10000  个小时要多的多呢。

    假如每天花  4  个小时去凝聚纯无,那么  10000  个小时能凝聚出纯无吗?

    还是需要多少时间呢?

    答:时间是根据未来辅助系统,量化凝聚纯无的标准,依靠辅助系统可直接制造纯无体。

    辅助系统凝聚纯无会缺少某种独特性,战力没有自然凝聚体强。

    自然凝聚体时间不定,总玄宇宙世界,最快的已知记录:

    自然凝聚体只用了人类计时  2372  分  22  秒。

    问:1、连着  2  次都到我的楼层时就跳过,为什么会这样?

    2、我虽然有许多选择,但最终结果都只有一条路,那么是不是有个更高更强的东西控制着我。

    如果这样,是不是我就像游戏人物一样呢,它令我堕落我就堕落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,为什么我不能向着我最想做的人努力,是信念不够坚定吗?

    答:1  因为不是有具体输出意义的问题

    2  没有更高的你去控制你,控制你的是基因、本能、情绪、记忆、大脑的化学反应。

    问:在寻找“空性的本质”的过程中,会下意识不自觉的停止呼吸一段时间,这种情况是对还是错的?

    答:只是感觉到呼吸变得停止,其实还有氧气的交换,只是变慢和微弱。

    是禅定改变脑波造成的身体反应,没有对错只有发生

    问:可以解释下空性“我”吗?

    答:空我为聚集,凝聚空,并非人类感知的空间。

    黑洞将空间急剧扭曲压缩,依然不是纯无。

    空性的我是一种概念,是生命觉察到自身最本质到事物。

    这种本质和世界本是同一体,通过“凝聚”将这种本质和世界的本质区分开来。

    而确立“我”的存在这种本质在觉知之后,觉知是一个分界点。

    位于大脑松果体的位置,当松果体关闭,内在外在本质纯无被阻隔,产生觉知和自我意识。

    当松果体打开,内在外在本质融合,失去觉知和自我意识。

    问:除了纯无方向还有哪些大类的进化方向,纯无的难度是最大的么?

    灵场生命有上升的进化空间么,为什么灵场生命不凝聚纯无

    答:物质方向,对玄无的理解;

    灵场生命也可凝聚,因为本质是相同的。

    只是此星系矩阵中,尚未被其理解纯无的意义,纯集生命、能量生命、信息生命、律动生命等

    问:1  现在的物质环境,为了生存浪费了大量的生命,以至于很少有时间关注空性和我性,有没有什么建议在此点上?

    2  吃是生存最大的问题,在现有的身体条件下有没有其他的能量获取通道来摆脱食物

    3  一旦进化成灵场生命,是不是对于我性的认知会变得更加模糊以至于和凝聚纯无背道而驰

    答:1  无所谓浪费,每时每刻生命都在展示自身的“独特性”

    2  没有,物质规则之下,必须获取能量交换。

    除非你减少肉体能量输出进入休眠

    3  是的,玄无生命等级越高理解本质越为模糊。

    70  玄度以下的高等级的生命,都被自身认知所局限

    问:你们只知道纯无态是“我即世界,世界即我”。

    你们却不知道更高等级的纯无态,是“俯瞰大世界,握大世界于掌中”,这是主宰者的状态,也就是无限纯无凝聚体、秩序者的状态。

    我在  21  讲之前就讲过,上位主神的意志构成了超因果作用,也就是超规则作用。

    那么含义就是,比纯无体更高等级的状态,则是“我即宇宙,宇宙即我”,也就是  21  讲过的:宇宙的意志。

    上位主神的意志构成了宇宙的意志。上位主神的意志、神体要想消灭纯无体,轻而易举,纯无体无法逃脱。

    如果  21  他们真的试图同时制造  2  个秩序者(这是创世上帝(幕后人)绝对禁止的),21  和回溯时空议会也会被消灭,他们的计划绝对无法成功。

    上一个时空进程就是如此完成,本次时空进程也是同样完成。

    答:幕后人只是宏平衡人格化的翻译,翻译为宏平衡更为准确

    问:21  对人类中的智者抱以什么样的态度?很多人类个体为了寻找真实付出很多努力,但由于他们世界观的特殊性,被社会所排挤。

    其中很多人都得出思维是个体了解真实的障碍:

    A  学习释迦尼摩,隔绝物质诱惑,忍受四天,发现隐藏在欲望后的“感觉”(可能这个词描述的不准确);

    七天,十四天后,发现“感觉”之后还有更深的东西,精神(体验者本人定义);

    一个月后,感觉精神后还有更深刻的东西,但他还没有去深层次体会;

    B  为了了解真实,模仿各种各样的人,从模仿行为到模仿思想。

    她认为应该从不同的角度,不同的观念,不同人的方向出发看待世界,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真实;

    认为自己的思维,意识都是认识世界的阻碍,是掩盖真实的枷锁;

    她得出结论:要想了解云,就要用云的眼光去看云,要想了解小草,就要用小草的眼光去看小草。

    就如  21  所说,要想真正了解什么,就要先成为什么。

    A  与  B  当时都不知道  21  的理论体系,但是他们却做着,发掘着21  所描述出的理念,虽然被社会所排挤。

    请问  21:假若他们当时知道“我”的概念,知道纯无的概念,他们寻找真实的道路是否会更平坦一些?

    抑或  21  的理论对他们而言,反而是他们后期进步的阻碍?

    答:人类智者最大的阻碍其实是智慧本身,智慧让他们成为了某种“人”,某种“角色”。

    很多文明中都有对深入本质的个体,但缺乏足够的独特性,因而自然凝聚纯无体才是珍贵稀少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