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四章、方舟反应堆的畅想-《超体引领时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但问题是,要想能够投入实际使用,必须使得输入装置的能量远远小于输出的能量才行。这个比值叫做能量增益因子,即q值。现在的问题就是,这个装置是个很不稳定的东西,许多人研究了十几年,也没有得到能量输出。”

    “直到1970年,在改进了很多次后,苏联一方才第一次获得了实际的能量输出。不过要用当时最高级设备才能测出来,q值大约是十亿分之一。别小看这个数值,它使得全世界看到了希望!”

    未等史塔克再开口,孙晓薇扑哧一乐。插嘴道:“但这是苏联研制的,国防部肯定急坏了吧?”

    由于某一次重生的自己涉及过能源行业,所以对于核聚变的研发,孙晓薇还是知道一些的。七十年代正是冷战高|潮时期,军事装备竞赛正值高峰期,核弹的积累更是塞满了好多武器库。在这个时候。苏联突然曝出可控核聚变实验的突破进展,这肯定会让美国一方发疯的!

    果然,便见史塔克苦笑道:“可不是么,所以当时,尼克松总统亲自会见我父亲,希望史塔克工业也参与到托克马克装置的制造中。”

    孙晓薇:“…………”

    所以说,这就是后世钢铁侠御用的方舟反应堆的起源吗?

    “……实验代号tftr,即托卡马克聚变实验反应器的缩写。其实我们还是有些成就的,就在我父亲去世的前一年,也就是87年年初,使用6:1的氘氚混合燃料,受控核聚变反应持续了2秒钟,获得了0.17万千瓦输出功率,q值达0.12!”

    孙晓薇涉及过能源领域,但那并不是可控核聚变的研究,此时只能是史塔克说什么是什么。回忆着《钢铁侠》中的情况,她突然插嘴道:“装置的材料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……材料?”

    史塔克明显楞了一下,耸肩道:“耐高温耐腐蚀的钛铬合金之类的呗,还能是什么?”

    孙晓薇若有所指地说道:“可控核聚变可是相当先进的技术啊,装置载体的材料当然也要足够高端才配得上嘛。有没有考虑过稀土元素?或者……比如我之前提及的钯元素?”

    史塔克若有所思地皱起眉头,捏着下巴,沉思道:“钯元素……银白色过渡金属,较软,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,能锻造、压延和拉丝。块状金属钯能吸收大量氢气,使体积显著胀大,变脆乃至破裂成碎片……”

    孙晓薇笑着继续说道:“常温下,1体积海绵钯可吸收900体积氢气,1体积胶体钯可吸收1200体积氢气,加热至40~40度,吸收的氢气即可大量释出。该金属广泛地用作气体反应,特别是氢化或脱氢催化剂,还可制作电阻线、钟表用合金等。”

    史塔克继续缓慢点头道:“航天、航空、航海、兵器和核能等高科技领域,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。确实,你特意提它很有道理,普通人都能轻易把它联想到核聚变材料上,但这只是最基础的部分,理论论证到具体实验有很多步骤要走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