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既方便了大明日后大肆移入汉人,也为大明未来吞并暹缅的军事行动,提供了很多便利。毕竟暹缅两国的人口,占了中南半岛总人口的很大比例。 迁移起来,少不得费心费力。此时多死一点,大明清理起来,也省心省力。何况借刀杀人,还让大明少了一生腥。加了暹·缅的封建政权,失去民心。 等乱象迭起,内战不停。大明入驻暹缅的时机,也就要成熟了。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,也是大明对灭亡暹缅的一个备选方案之一。虽然没有信心会成功,但该执行的还是会执行。也是这和其它方案,并不冲突。 就是不可能成为灭亡暹·缅的主因,也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诱因素。只要有这一点,就已经足够了。 算起来,这就像一本万利的买卖。不管哪个方案会成功,其它方案,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。 且只要暹缅永不和解,大明就一直能保持然的地位,两边通吃。一二十年或许不能保证,但三五年,却是可以的。大明也会趁这段时间,将国力推上更高一层楼。 所以当下不能厚此薄彼,做得太过显而易见。 就这样,在一片友好的气氛中,大明与暹罗共同表了和平宣扬。主要是介绍明暹和约的内容,以及祝愿两国关系越来越好云云。同时两国互派大使,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。本来四面楚歌的暹罗,继东边危险解除后,又少了南边的威胁。 之前灭国的严峻形势,也一下子缓和了不少。 缅甸见此,也急了。便想快刀斩乱麻,单独和暹罗方面,解决暹缅的战事。 但在这之前,夏冰司长,却突然找上缅甸使者。也不知道说了什么,缅甸方面,主动停止了和暹罗的谈判。再过不久,缅甸使者,就带着数十人的谈判队伍,乘船返回缅甸。 一直驻扎在暹罗北部、中部的缅军,也在数天后,不断调兵遣将,探查大城周边。看样子,好像有进一步进攻的打算。 还在雾里看花,弄不清状况的暹罗,也不敢耽搁。一边派人去缅甸接触,一边将东面与南面的兵力收缩,应对南下的缅军。大有一言不合,就大打出手的意向。 而这时候,明缅也共同公布了一个租借协议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