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二章 不情之请-《百炼成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好在秦峰见她意会,便微微倾身挡住了一旁视线,不经意间,便将右手收了回来,却是顺势作出一副托腮状,“父皇,儿臣记得秦嬷嬷今日也在宫中,何不召她前来?”

    对了!谢宁闻言一喜,心下总算是一松,却不禁转念想道:秦嬷嬷与皇家却是渊源颇深,她这边一门心思地想要将对方留住,可对这入宫一事,秦嬷嬷说不定也是心中情愿呢。看来她在秦嬷嬷表露心意之前,她还是不要贸然插话得好。若真违背了秦嬷嬷的心意,反倒不美。

    秦嬷嬷想必还在宴上,谢宁尚未来得及回神,前去传人的内侍便已引她进了后殿。

    一番行礼寒暄之后,高贵妃便率先直言道:“秦嬷嬷有所不知,皇上和本宫今日请您来此,正是有事要与您商议。如今宫中三位公主渐大,正是需要人指点的时候,本宫代掌凤印,一时也无暇分身。不知秦嬷嬷愿不愿意为本宫分忧?”

    她这一席话,乍听和软,实则却是话里有话,一顶‘分忧’的帽子扣下来,便成了软硬兼施,谢宁一时难以想出应对之法,便只好眼巴巴地向坐在另一侧的秦嬷嬷看去。

    “娘娘真是高看老奴了,”秦嬷嬷毫无起伏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情绪,“我这五十岁的老婆子,承蒙皇上恩德出宫荣养,也不过是求一份清闲罢了。如今虽暂居侯府,也不过是信口指点几句。若是要教导诸位公主,只怕是有心无力了。”

    见秦嬷嬷出言婉拒,谢宁顿时便犹如吃过一粒定心丸般,稳住了慌乱的心绪。

    可谁知高贵妃竟仍执意道:“嬷嬷身子康健,哪里就成了什么老婆子了。芝儿和泽儿都念叨您好几回了,嬷嬷竟半点不体谅这几个孩子吗?”

    “还有琳儿,”高贵妃的目光从秦琳身上扫过,“这几个可都是您看着长大的孩子,您不回来,莫非是觉得他们不如谢宁这丫头贴心不成?”

    无端受此牵扯,谢宁望着眼前这位可称为姨母的帝王宠妃,心中难以抑制地冒出一阵阵的寒意。任是对方姿容再动人,她也无法从对方的笑容里辨别出半分关怀来。

    高贵妃不邀她入宫,不是怕她出丑,不赏她节礼,不是一时疏忽,三番两次提及于她,不是出于对自家后辈的爱护,而是用状似不经意的随口一言,一次又一次地将她推上风口浪尖。

    明明是素未谋面,哪里就能生出什么过节来?何况两人名义上还是亲戚……

    谢宁思绪一滞,脑中似有一道如风似电的灵光划过,却又快得令人无法抓住。

    按说似高贵妃这等要风得风、要雨得雨的尊贵女子,本不该对她一个寻常小辈如此心怀不满才对。身为当朝贵妃,她不必多用什么心思,只须三言两语,便可令谢宁毫无还手余地。差距过大,这样的碾压又有什么意思呢。

    察觉到高贵妃一瞥而过的目光,谢宁心存疑虑之余,也只得猜测对方是受项氏所托,才会特地出言为难。

    却说她一番心思转过,后殿却仍是一片寂静,秦嬷嬷虽已年迈,坐在矮凳上的身子却仍是笔直,但见她一脸神色淡淡,干瘪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,竟是毫无开口的打算。

    如此不给高贵妃脸面,想必数遍天下也没有几人吧。秦嬷嬷为人素来极有成见,谢宁倒是不担心她贸然行事,何况她与皇室关系亲近,有所倚仗也未可知。

    半晌静默,最先出口之人却是秦泽。这小儿虽是年幼,却一向极有眼色,心知自家母妃口不择言地惹恼了秦嬷嬷,当下便急促出声道:“母妃又在说笑了。宫中规矩甚多,就连儿臣有时都时常起意想要出宫转转,秦嬷嬷久在宫外,自然也不愿受此拘束。与谢姐姐又有何关系?。”

    他这一席童言稚语,本意是想化解尴尬,孰料高贵妃对此却是丝毫不领情。(未完待续。)

    ps:    高贵妃设定走得是宠妃路线啊,有家世又有颜,岁数比高侯小一点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